语言应用

行业语言文化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应用 > 行业语言文化 >

语言能力事关国家综合实力提升

来源:北京语言文字工作协会  |  发布时间:2017-08-20 23:23:15  |  浏览次数:

  “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2014年世界语言大会形成的“苏州共识”指出:“语言是人类文明世代相传的载体,是相互沟通理解的钥匙,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纽带。”实践表明,语言能力对个人、国家和整个人类意义重大,提升语言能力事关国家综合实力提升。
  人类语言既千差万别,又具有共性。首先,语言具有交际性。人与人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主要靠语言,人思考问题也要凭借语言这一工具,语言还是记录、传承人类文化与文明的主要载体。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语言。其次,语言具有资源性。我们正处在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化、万物互联的信息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交流日益频繁、多样,语言是其中必备的要素。再次,语言具有情感性。语言是一个民族的印记,是一个区域人群的情感纽带。因此,对于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方言的国家来说,制定好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处理好国家通用语和各民族语言的关系,处理好不同语言之间的关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确保国家稳定,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历史上,不少民族冲突、政治危机乃至国家分裂的导火索就是语言问题。
  国家语言能力,首先指社会整体的母语素养与水平以及外语能力与水平,同时包括国家处理海内外各种事务所需要的语言能力,以及掌握和利用语言资源、提供语言服务、处理语言问题等能力。90%以上的人类信息依存于语言文字,国家语言能力与获取信息能力、信息资源储备利用保护能力、国际空间开拓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成正比。在信息化时代,国际交往和国际利益的争取与维护尤其需要强大语言能力的支撑。因此,语言人才、语言技术乃至语言意识、语言规划的竞争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显然,国家语言能力不仅关涉软实力提升,而且关涉硬实力提升,关涉国家安全。发达国家对语言越来越重视,一些国家已从战略高度对待语言问题。以美国为例,本世纪以来先后出台了《国家外语能力行动倡议》《国防语言转型路线图》《语言与区域知识发展计划》《国家安全语言计划》《国防部语言技能、区域知识和文化能力的战略规划:2011—2016》等一系列语言政策措施。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国家。我们党和政府历来重视语言文字工作。2000年10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立法形式规定普通话、规范汉字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此后,我国又明确提出要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实现语言文字的标准化、信息化,并推出了一系列语言文字方面的标准。但也应看到,我国在语言文字方面尚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社会整体语文素养出现一定程度的滑坡,学校外语教学语种偏少,国民外语能力与水平偏低,民族语言研究人才缺乏,国民语言意识普遍薄弱等。这与我们建设负责任大国、坚持开放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距离。
  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为此,需要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五通”的实现又需要以“语言互通”为基础和前提。没有语言互通,政策难以沟通,更谈不上民心相通,也会影响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
  提升个人与国家的语言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和社会各方面协同努力。其前提是要增强全民包括相关领导干部与普通民众的语言意识,特别是语言能力意识、语言规划意识、语言安全意识、语言维护意识、语言科学传播意识等。而营造提升语言能力的良好氛围更是任重道远,需要国家和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
  
(作者:陆俭明 北京大学教授)
《人民日报》(2016年02月17日07版)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  新闻动态  |  会员风采  |  语文建设  |  语言应用  |  语言博览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6  北京语言文字工作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6号楼院610室  电话:010-84504550
京ICP备1604035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4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