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应用

校园语言文化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应用 > 校园语言文化 >

探访普通话之乡 学习塞罕坝精神——北京丰台二中2018年游学支教课程播报

来源:北京语言文字工作协会  |  发布时间:2018-06-14 09:57:49  |  浏览次数:


 近年来,北京丰台二中创新育人模式,设立《行走课程》,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其中给学生和家长触动最大、感受最深的是将人文游学、义务支教两项活动结合在一起的“游学支教”课程。组织者在深入理解课程内涵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挖掘课程的意义,精心选择课程实施的地点,精心安排学习和实践的具体内容,使学生在真实的国情和社情民意间充分地丰富自我、感知自我,获得了独特的课程体验。

   2018年丰台二中参加游学支教课程的高一年级260名师生分为山西灵丘、河北蠡县、河北滦平、河北围场四支分队。以下是来自游学支教活动一线的播报。


 

河北滦平支队探访普通话之乡
 

  6月8日下午,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了1953年参与普通话语音采集的“语音七老”中的郝润德老人和周立仁老人,两位耄耊老人为我们讲述了当年采集普通话时的情景,当时郝润德老人22岁,周立仁老人还只是一名十岁的小学生。

 

   每当谈到普通话,两位满头白发的老人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年轻的神采。同学们积极向老人们提问了一些与普通话有关的问题,老人都很兴奋地为我们一一解答,有时还会描绘起曾经的幸福时光,尤其当同学们问到:“当滦平话成为标准普通话时,您有什么感受?”老人高兴地回答“那当然是很骄傲啊,我们滦平话语速又慢,又容易理解,自然是可以全国推行的。”讲座结束后,为了表达我们的感谢,向两位老人赠送丰台二中的纪念品,并且和老人合影留念。活动结束后,大家都十分感慨,我们从小学习的普通话竟然还有这么多故事。

 

    听了“语音七老”的讲述,我们意犹未尽,次日上午我们来到滦平县普通话体验馆对普通话的进行了亲身的了解和体验。

   滦平之所以是普通话之乡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明朝燕王朱棣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对战,驻扎在滦平,此后陆续将人民迁到金山岭长城以南,一定程度上传播了明官话,此后200年间,滦平一带成为无人区。清初,为了恢复生产,北上开荒,滦平处于京师的辐射地带,许多将士,官员翻越长城,定居滦平一带,繁衍生息。自此清朝官话在当地盛行,与明官话杂糅,演变……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滦平话,因其发音清晰,语速合适,利于交流,成为我们的普通的语音采集地。  

    滦平之行,为我们揭开了普通话这段尘封的历史。


 

河北围场支队学习塞罕坝精神

 

    2018年6月9日,高一年级河北围场支队的同学们乘车前往我国大型机械林场——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感受壮美的绿林建设工程,学习塞罕坝精神。进入塞罕坝林区,映入眼帘的是无尽的绿色松树和广阔的绿原。雨后的清爽让人从睡眼朦胧变得精神起来。

  

   美景背后根本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大家负重前行。可能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这无限美景的前身竟是一片片荒原。如今所看到的这一切都是几代塞罕坝人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塞罕坝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塞罕坝人的理想就是坚决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信念就是一定要让荒原披上绿装,有了这种“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力量,他们的骨头就硬,意志就坚,办法就多,爬冰卧雪不觉苦,风餐露宿不畏难。再难,树都能一棵棵种出来;再难,绿色奇迹,都能一步步干出来!寒来暑往,如今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森林覆盖率已达80%,栽种树木按一米株距排开,可绕地球赤道12圈。由一颗到一片再到如今的142万亩的森林绿原,是他们的汗水铸就了这一切,成就了现在的美景。

   同学们的塞罕坝之行欣赏了美景,更体会了一代代塞罕坝人的毅力。我们应当正视现实,踏实学习,将热情化作学习的动力,克服学习之苦,转为务学之情,从身边小事做起,以学习塞罕坝精神为契机,培养和树立新时代的青年精神!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  新闻动态  |  会员风采  |  语文建设  |  语言应用  |  语言博览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6  北京语言文字工作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6号楼院610室  电话:010-84504550
京ICP备1604035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4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