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博览

中国语言知识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博览 > 中国语言知识 >

北京语言文化资源调查报告

来源:北京语言文字工作协会  |  发布时间:2017-07-30 23:13:18  |  浏览次数:

  贺宏志石绍浪张维佳戈兆一
  语言是人类用于交际和思维的最为重要的符号体系。一方面语言本身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文化土壤中孕育成长,它的产生和发展演变与人类思维、社会发展、交际需要、自然生态等息息相关;另一方面,语言又是人类文化发展传承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社会文化成果、文化建构及相关信息的主要载体。从文化的视角来审视语言,我们可以将与语言有关的文化称作“语言文化”,即人们运用语言这一特定的符号系统形式(或手段)所进行的精神活动过程,及其所建构、传承、发展的精神产品和成果。
  任何一种民族的语言文化都是在特定地理环境下,经过漫长岁月缓慢形成的。它与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民族生存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种“文化物种”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不亚于自然物种,都是人类智慧的宝贵财富。“世界80%的文化是通过口语和文字流传下来的”,要树立“语言资源观”,语言是语言的资源、文化的资源、经济的资源。(李宇明2010)
  及时挖掘、搜集、保存各种形式的语言文化资源,有助于保护现代化进程中日益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为社会文化建设和文化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进而提高语言服务社会的能力。
  一、调查概述
  1.1北京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中心,有3000年的建城史和800年的建都史,具有丰富的语言文化资源。新中国成立后,北京音被确定为普通话的标准音,北京话同时是普通话最重要的基础方言。所以,不管是从数量上,还是重要性上,北京口传语言文化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和社会价值。
  北京口传语言文化比较全面的调查始于2004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迄今,北京市先后公布了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一批包括民间音乐、传统戏剧、民俗等9类,含智化寺音乐、通州运河船工号子、顺义曾庄大鼓、昆曲、京剧、大兴诗赋闲、相声、京韵大鼓、平谷调等48项;第二批包括民间文学、传统戏剧、曲艺等10类105项,其中有不少口传文化入选,如北京童谣、八大处传说、北京评剧、北京评书、北京琴书、老北京叫卖等;第三批包括9类59项,如前门的传说、京都北韵禅乐、数来宝、太平歌词、花市元宵灯会等。但非遗保护工程并不是单独针对口传文化的,所以还是有些很具地方特色的口传文化被遗漏了。另外,很多入选的口传文化音像资料往往是介绍性的,不具备研究性。为此,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会同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联合组织了此次北京市语言文化资源调查,目标有两个:一是查漏补缺,在公布的非遗名录之外,北京还有哪些语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传的和文字的;二是记录保存,建立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建成北京语言文化数字博物馆,展示北京地区语言文化资源的全貌。
  1.2此次调查是在北京市语委办具体组织下,依托北京语言文化建设研究中心及其研究团队进行的。调查过程简述如下:
  (1)2011年5月19日,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下发了《关于在北京市开展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工作的通知》(教语信司函〔2011〕20号),要求北京市语委根据国家语委统一规范,按照“政府主导、学者承担、社会参与”的工作模式,制定科学、可行的方案,并在人力、经费等方面予以支持。
  (2)2011年5月27日,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北京启动仪式和北京语言文化建设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仪式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李卫红,北京市副市长、市语委主任洪峰出席仪式,为中心成立揭牌并致辞。李卫红在致辞中希望承担这项任务的有关单位和专家团队认真学习借鉴先行试点省市的工作经验,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和创造性。李卫红指出,北京语言文化建设研究中心的成立,是北京市加强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一件大事,希望积极开展语言文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为北京市和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做出贡献。洪峰在致辞中希望参与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北京库和北京语言文化资源信息库工作的有关高校和研究机构、各区县和有关部门增强保护语言资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配合,给力支持,并表示市政府将为顺利开展这项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3)2012年5月17日,北京语言文化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张维佳教授主持的“北京语言文化资源信息库建设与研究”项目论证通过专家评审。项目包括8个子项目:北京口传文化资源信息库建设与研究、北京地名文化资源信息库建设与研究、北京皇家园林楹联匾额资源信息库建设与研究、北京皇家名园?清代御制“三山五园”诗集信息库建设与研究、北京话研究历史文献资源信息库建设与研究、北京话土语图解词典资源信息库建设与研究、北京话/普通话吟诵资源信息库建设与研究、北京外语使用情况信息库建设与研究。
  (4)2014年3月20日,北京市语委、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北京市语言文化资源普查工作的通知》(京语〔2014〕2号)。规定此次普查的重点是北京口传文化资源、北京皇家园林庙宇和名人故居楹联匾额碑帖资源。
  (5)2014年4月23日,北京语言文化资源普查丰台区试调查准备会在丰台区教委举行。来自市语委、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市文化局、市文物局、市方志办、丰台区语委、区文委、区方志办的16位领导和专家出席,研讨普查工作的开展。
  (6)2014年4月24日,北京语言文化资源普查昌平区试调查准备会在昌平区教委举行。来自市语委、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市文化局、市文物局、市方志办、《前线》杂志社、昌平区语委、区文委、区方志办的16位领导和专家出席,研讨普查工作的开展。
  (7)2014年8月4日,北京市语言文化资源普查全面开展动员会召开,市和各区县语委、文委、方志办的60多位同志出席。丰台区语委、昌平区语委介绍了前期调查工作情况,北师大王立军教授解读了普查规范,市语委办贺宏志主任总结了前期试调查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对普查进度、普查方式、普查范围、调查人遴选、调查表填写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调查工作于2014年8月初开始,11月底完成。调查以填写问卷的方式进行,结合采用人类学与民俗学田野调查方法。问卷内容包括“所在地区有哪些口传文化样式(京剧、相声除外),有哪些口传文化遗产传人,有哪些口传文化样式的爱好者,有哪些与北京口传文化有关的文本、音频或视频资料,举办过哪些与北京口传文化有关的活动(如民间故事会、与口传文化相关的庙会节会等),所在地区有哪些(皇家园林庙宇、名人故居)楹联匾额碑帖资源,1949年前对北京口传文化的研究情况,1949年后对北京口传文化的研究情况,1949年前对楹联匾额碑帖的研究情况、1949年后对楹联匾额碑帖的研究情况”。参与此次调查的工作人员共102名,分别来自市文化局、市文物局、市方志办,各区县语委、文委、方志办。共发放问卷530份,收回问卷530份。调查收回的问卷由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建设研究中心专人汇总统计整理。
  二、资源状况
  此次调查按照地方戏曲、曲艺、民间传说和故事、与劳动及生活相关的口传文化、与商业相关的口传文化、与宗教相关的口传文化、民间庙会节会、口传文化研究情况、楹联碑刻及其研究情况等九个方面进行。资料的整理,综合此次调查问卷的结果和《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汇编》(共18卷)的相关内容。下面予以择要简介。
  2.1地方戏曲
  (1)燕歌戏
  燕歌戏是北京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燕歌戏历史悠久,也俗称“秧歌”或“燕乐”,主要流行在京西地区。其表演内容丰富多彩,表演形式雅俗兼备。在清代、民国时期,京西燕歌戏团不仅在北京演出,还经常受邀到河北省临近的一些村镇“卖台”演出。据《清史》记载,乾隆帝庆祝60大寿时,门头沟柏峪村燕歌戏团曾获邀进宫演出。
  旧时,门头沟柏峪村的燕歌戏演出从正月初三一直唱到二月初二。1949年后,京西燕歌戏演出一度中断。1982年,柏峪村重新恢复演出燕歌戏。柏峪燕歌戏已入选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春节期间,现在昌平部分乡镇也有燕歌戏演出活动。
  (2)山梆子戏
  山梆子戏起源于清代道光年间的汉族戏曲剧种,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于京郊山区。其中门头沟西斋堂山梆子戏(入选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房山芦子水山梆子戏历史上都极富盛名。
  山梆子戏的唱腔和板式依据“山陕梆子”的韵调,同时融汇了当地小调、民歌,道白用地方话(板腔体)。音乐特点主要是主韵循环体、主曲变腔体,音乐伴奏分文、武场。传统剧目丰富,近200种。山梆子戏山里人爱听,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旧时,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和庙会都要请山梆子剧团唱戏。现在,门头沟、房山、昌平、延庆等京郊地区,年节期间仍有山梆子戏演出活动。
  (3)苇子水秧歌戏
  苇子水秧歌戏,起源于明代嘉庆年间,是流行于门头沟苇子水村周边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伴奏以打击乐为主,整场戏只用锣鼓,不用丝竹。主要唱腔有摔锣腔、大秧歌调等,现存主要剧目有赵云截江、张飞赶船等。苇子水秧歌戏已入选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蹦蹦戏
  蹦蹦戏作为一种汉族民间艺术,主要流行于门头沟、大兴和通州,其唱腔原始,化妆粗犷,乡土特色浓郁。板式明了流畅,套路简洁。伴奏分文武场,文场有板胡、笛子等,武场有单皮、云板等。内容以山村习俗、轶闻趣事为多,现存曲目有老少刘公案、夜宿花亭、蜜蜂记等。
  门头沟淤白村戏班成立于民国20年,一直传承至今。目前,淤白村和周边乡镇,蹦蹦戏仍是当地居民重要的节日娱乐。淤白村蹦蹦戏已收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诗赋弦
  诗赋弦是汉族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北京大兴及河北固安、涿州等地。大兴诗赋弦已收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诗赋弦起源于汉族民间鼓子词。清光绪初年,直隶省宛平县贾万全和朱广达,为抵制社会盛行之“五毒”(吃、喝、嫖、赌、抽),在家乡(今大兴区榆垡镇朱家务村)首创“诗赋弦同乐会”。创立之初,一般根据小说、鼓书段子、民间故事,编排一些生活小戏,农闲时,组织年轻农民用清音坐唱形式表演。后来增加了音乐伴奏,武场以大鼓、大镲为主,文场以三弦、板胡、曲笛为主。到光绪十九年,增加了服装、道具,初具戏曲模型,同时,角色在“三小”(小生、小旦、小丑)基础上,又增老生、花脸,伴奏乐器增加了四胡和笙。宣统元年,固安县庄谷兴晚年还乡,兴办诗赋弦戏会。他将自己所能之曲牌汇入诗赋弦之中,同时又增加了十几出戏,极大地推动了诗赋弦的发展。此后房山、固安、涿州等地开始流行诗赋弦。民国初年,是诗赋弦兴旺时期,贾万全曾带领西胡林和官庄两个村的戏班赴天津演出。现在,诗赋弦在南郊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每逢春节,大兴仍有诗赋弦演出活动。
  (6)石景山太平歌
  太平歌流传在老古城村一带,当地人又叫古城大秧歌,是石景山区农村特有的一个戏曲剧种。旧时,太平歌的演出,由太平歌会组织。太平歌会是老古城村“秉心圣会”成员之一,产生于清雍正年间。“石景山古城村秉心圣会”作为民俗项目已入选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太平歌的曲目和唱段有一百多首,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描述真切,主要反映伦理道德,劝人为善,或描绘山水景色,抒发生活情趣。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古城村都会组织太平歌演出。
  2.2曲艺
  (1)单弦
  单弦源于北京满族子弟中流行的“八角鼓”,是一种用弦子和八角鼓伴奏的说唱。始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光绪六年,司瑞轩自编曲词,自弹自唱于茶馆,自此单弦作为一个独立曲种传开。
  经过将近一百年的发展,单弦由单曲体的岔曲演变成枣核儿、腰截、牌子曲三种曲体样式,清末衍生成说唱结合的单弦牌子曲。牌子曲的曲牌,依功能特点可分为抒情、叙事两种。表演时按照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选用曲牌。单弦牌子曲的曲牌约有九十多个,常用的约三十个。单弦有两种主要演出方式:一种为自弹自唱;还有一种为一人站唱,以八角鼓敲击节拍,另一人操三弦伴奏。单弦表演过程中还融入了昆曲、京剧中的一些动作。清末民初,出现了不少著名单弦名家,形成荣、常、谢、谭四大流派。传统曲目有胭脂、挑帘裁衣、金山寺、杜十娘、穷大奶奶逛万寿寺、合钵等。
  新中国成立后,单弦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以杜澎为代表的著名演员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生活的单弦曲词,如城乡乐、四枝枪、好夫妻等。同时,在表演形式上增加男女对唱、单弦牌子曲联唱、表演唱等。60年代以后,单弦一度衰落。20世纪80年代以来,单弦票友的活动再度兴盛。2006年,单弦被列入首批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岔曲
  岔曲是一种起源于满族八旗子弟的单弦艺术。据说,因创始者名叫宝晓岔,故名岔曲。始于乾隆时期,主要流行于北京地区。
  岔曲是单弦的主要曲调。岔曲的表演方式有三种:一人自击八角鼓演唱,一人操三弦伴奏(也可无伴奏);二人都操八角鼓演唱;还有集体演唱的“群曲”形式。其基本唱腔结构是一段六句或八句,故又称“六八句”。分曲头、曲尾两部分,中间有一个大过门。
  初期,由于故事性不强,岔曲多在文人间传唱。据说,当年乾隆皇帝听说好多臣子都在唱岔曲,便叫人来给自己唱,并鼓励八旗子弟编唱岔曲。一时间,岔曲成为一种高雅艺术。嘉庆道光以后,京城百姓几乎无人不识岔曲。岔曲现已收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单弦牌子曲(含岔曲)”收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京韵大鼓
  清咸丰年间,艺人金德贵将原流行于京津及周边地区的有板没眼的木板大鼓,发展成一板一眼的板式。木板大鼓传入北京、天津后,刘宝全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了新腔。1946年,北京成立曲艺公会,遂正式称之为“京韵大鼓”。
  木板大鼓发展成京韵大鼓后,伴奏乐器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上了三弦、四胡等。运用北京音系的四声说京白、唱京韵。借鉴京剧表演程式,运用眼神、面部表情、抬手举足的刀枪架式,形成一套表演身段。京韵大鼓唱说兼顾,讲究语气韵味,唱腔属于板腔体。20世纪20年代是京韵大鼓发展的鼎盛时期,形成了以刘宝全、白云鹏、张小轩为代表的三大流派,传统曲目有单刀会、战长沙等。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演员和很受听众欢迎的一批作品,如骆玉笙的珠峰红旗、光荣的航行,小岚云的逼上梁山,阎秋霞的愚公移山等。
  京韵大鼓收入首批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已收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在北京城区及石景山等地仍有演出活动。
  (4)京东大鼓
  京东大鼓始于清乾隆中叶,流行于京东三河、宝坻、香河一带,创始人是李文通。在流传过程中先后被称为“小口木板大鼓、大鼓、乐亭调、乐亭大鼓”等,1935年,被定名为“京东大鼓”。
  京东大鼓在原木板大鼓基础上,吸收了京东广为流行的汉族民歌小调“靠山调”和京东乡音。演出方式为演唱者左手挟铜板,右手击鼓,伴奏乐器主要是三弦,后又加入扬琴。唱腔为板腔体,常用板式有头板、二板、快板和锁板。唱词的基本格式为七字句,句首常加三字头,句中常嵌字、词及短语,句尾常加“哪”“啊”等虚词。李文通先后收徒张百奎、曹占奎、李振奎、崔登奎和邓殿奎,世称“五奎”。20世纪30年代,刘文斌等对唱腔进行了大胆改革,引入民歌“庙门开”的旋律,融合落腔调与平谷调的音乐,完善了“十三咳”的唱腔,创作出与原型大不相同的新曲调,从而形成现在京东大鼓的基本唱腔。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京东大鼓演出达到了一个高峰,影响进一步扩大。2006年,京东大鼓由天津市申报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在城区及京郊密云、平谷、怀柔、延庆等地仍有京东大鼓演出活动。在平谷区,它被当地人称作平谷调、平谷调大鼓或平谷大鼓(收入首批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单琴大鼓
  单琴大鼓是一种汉族民间艺术,主要流行范围为京津及周边地区。
  20世纪30年代,翟青山与魏德祥融合了西河大鼓与乐亭大鼓的唱腔,把伴奏由三弦改为扬琴,从而形成一新种唱腔,命名为“单琴大鼓”。主要剧目有乔太学、三世调缘、刘二娃拴娃等,很受观众欢迎。新中国成立后,翟青山在电台播演新书新儿女英雄传,轰动一时。现在,单琴大鼓在北京尚有一批传承人,他们还经常登台演出。
  (6)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是北方的鼓书暨鼓曲形式,流行于河北、河南、山东、北京、天津、内蒙古、东北地区。在流传过程中曾有过“大鼓书、梅花调、西河调、河间大鼓、弦子鼓”等名称,20世纪20年代在天津被定名为“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滥觞于清代咸丰、同治年间,首创艺人为马三峰。他师承河间木板大鼓艺人白玉福。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他不仅巩固完善了木板大鼓与弦子书结合、鼓板弦乐并用的伴奏体制,又将小三弦改为大三弦,以增加音量。又将皮簧、梆子、老调以及冀中民歌、俚曲的音乐融入大鼓的唱腔,创立了双高、反腔、紧五句、一马三涧等新曲调,从而奠定了西河大鼓的基本模型。西河大鼓表演时,演员左手持两片钢板,右手以鼓键子击扁鼓,鼓板配合击打,为演唱击节,另有乐手弹三弦为演唱伴奏。有说有唱,说唱相间。一人说唱,称“单口”;二人合演,称“对口”。西河大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北口、南口、小北口等三个支系。
  2006年,西河大鼓被河北省申报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市平谷、延庆、石景山区现有一批爱好者,还经常为市民演出西河大鼓。
  (7)五音大鼓
  五音大鼓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曲种,发源于清道光年间的河北省安次县(今河北省廊坊市),后在京津地区流传。清末,这一鼓曲出现两个分支:一支走进北京城,成为市民欣赏的舞台艺术,演变为单琴大鼓;另一支则继续在京津冀农村广为流传,因其伴奏乐器有鼓板、三弦、四胡、扬琴、瓦琴等五种,故被称作“五音大鼓”。
  五音大鼓表演形式是一人持鼓板站立击节说唱,另四人分别操持三弦、四胡、扬琴、瓦琴伴奏。传统剧目有杨家将、岳飞传、刘公案、湘子上寿、武家坡等,现代的有王老汉征婚、长子营新貌等。
  在北京,五音大鼓现主要分布在密云、大兴,蔡家洼(密云)和再城营(大兴)等地仍有五音大鼓的演出活动。密云蔡家洼五音大鼓已收入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8)北京琴书
  北京琴书是一种汉族曲种,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主要流行于京津冀地区。北京琴书的原身是单琴大鼓,不同的是演唱用北京话,伴奏乐器除了扬琴外,还有四胡。新中国成立后,这种新的曲种被定名为“北京琴书”。
  北京琴书的板式是一板三眼,有快、慢、架、散多种,曲调接近平谷调。表演时一人站唱,以左手敲击铁片,右手执鼓楗击扁鼓,另有琴师用扬琴和四胡伴奏。主要艺术特色是“说似唱、唱似说”,唱腔中夹用说白,多用北京土言土语。长篇曲目有七国演义、回龙传等,短篇曲目有杨八姐游春、鞭打芦花等,新曲目有考神婆、一锅粥等。
  北京琴书已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批琴书演员仍活跃在北京的舞台上。
  (9)北京评书
  评书又称评词,历史悠久,可以上溯至春秋时期。北京评书是一种汉族说唱艺术,相传是明末清初江南说书艺人柳敬亭来京时传下的,主要流行于华北、东北、西北。
  早期,北京评书的表演形式为一人坐在桌子后面,以折扇和醒木为道具,身着长衫。至上世纪中叶,渐渐变成站立说演,衣着也不再固定。表演时,一般是先念一段定场诗,或说段小故事,然后进入正式表演。“古事今说,佐以评论”是评书一大艺术特色。以北京评书为代表的中国评书是极具民族特点和审美特色的曲艺种类,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1949年后,北京比较著名的评书演员有连丽如、袁阔成、刘兰芳、单田芳、田连元等,他们在电台播出的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岳飞传等,影响了几代人。北京评书已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0)联珠快书
  联珠快书源于北京满族“子弟书”,形成于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因快书中最后的一个曲牌叫“联珠调”,所以称“联珠快书”。联珠快书是北京八角鼓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曾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及东北等地。
  常见的快书是由一人演唱,而另一人用三弦伴奏。演唱者应该穿着长衫,只用折扇、手帕和醒木三种简单的道具。有一人扮演剧中各个人物,唱念做打,虚拟动作,变换位置。另一种演唱形式是由一人用三弦伴奏,而另有三位演员来演唱,称作“拆唱”,演员分别扮演剧中人物。其演唱结构由诗篇、诗白、书注头、春云板、流水板、话白和联珠调七个段落组成。快书以磅礴的气势、明快的节奏、豪迈的腔调和洒脱的身段来歌颂英雄侠义、演述金戈铁马的故事。演唱起来讲究干净利落,从头至尾一气呵成。
  联珠快书的名家有奎松斋、曾振庭等,传统曲目有淤泥河、安天会、蟠桃会等,新编曲目有宋恩珍、霍元甲打擂等。联珠快书已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1)梅花大鼓
  梅花大鼓,脱胎于清口大鼓,原是八旗子弟“全堂八角鼓”中的一种重要演唱形式。晚清艺人金万昌对清口大鼓进行了改造创新,使用“梅花调”,扩大了影响,逐渐成为该曲种正宗,主要在京津地区流行。梅花大鼓不仅仅是说唱故事,非常强调观赏性,唱腔、吐字、扮相、身段、动作都力求优美。
  梅花大鼓的演出形式,一般为一个人击鼓说唱,同时有扬琴等其他乐器伴奏。还有两种比较特别的表演方式,一种是“五音联弹”,一种是“含灯大鼓”。五音联弹,主唱演员司鼓击板,乐队四人相互协作,操五种乐器。含灯大鼓,演员在演唱时口衔龙头式灯座,唱腔只能由喉舌发音,唱段一般不长,比较注重击鼓等表演。梅花大鼓在发展中,先后形成两大流派,即金派与卢派,金派创始人金万昌,卢派创始人卢成科。传统曲目保留下来的共30多段,有黛玉思亲、别紫鹃、鸿雁捎书、摔镜架等,新编曲目有拷红、龙女听琴等。20世纪50年代以来演唱梅花大鼓的著名演员有曹宝禄、赵玉明、龙洁萍、新岚云、刘淑慧等。
  梅花大鼓已收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由天津市申报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2)太平歌词
  太平歌词是一种从属于相声的曲艺形式,形成于清初,是相声四门功课“说、学、逗、唱”中“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北京的民间小曲,在京、津、冀地区流传颇广。相传,其正式名称为慈禧所赐。
  太平歌词一般每四句为一个段落,句句押韵,曲调婉转动听。表演形式是演唱者手持竹板两块(习惯称为“手玉子”),敲打出节奏伴奏。太平歌词既可融入相声段子中,也可以独立演出。上世纪前半叶,太平歌词非常流行,涌现出许多优秀演员,早期有汪兆麟、吉坪三,之后有荷花女、袁佩楼、秦佩贤等。
  太平歌词传统曲目有太公卖面、秦琼观阵、韩信算卦等,新编曲目有刘胡兰、向秀丽、反浪费等。2009年,太平歌词被收入北京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3)牌子曲
  牌子曲是汉族传统曲艺的一种,凡将各种曲牌连串演唱,用意叙事、抒情、说理的曲种都可称为“牌子曲”。北京地区的牌子曲一般为一人演唱,也有多至五六人同台演唱,伴奏乐器多为三弦,其表演形式类似于单弦和岔曲。我市通州区北仪阁村和徐官屯村牌子曲的唱腔和唱词颇有地方特色。
  (14)十不闲
  十不闲是清中期兴起的一种曲艺形式,起源于安徽凤阳,康熙年间始在北京地区流行。它是一种自我伴奏的说唱艺术。表演中,演员的手、脚都得用上,通过绳索、杠杆同时操纵安置于架子上的锣、鼓、钹、钲等乐器。由于手、足不停闲,故得“十不闲”之名,演奏者被称为“掌正”。
  十不闲多在的茶馆、戏园子、私家堂会上演出。演唱时,往往见景生情,现抓时哏、时话。清光绪十年年间,赵奎顺在北京演唱十不闲誉满京城。他的第三代传人外号“十三红”,民国年间把十不闲带到开封,名噪一时。十不闲传统曲目有西厢、摔镜架、杨二舍化缘等。现在,这个曲种业已式微。从这次调查的结果看,东城、西城、怀柔、顺义、平谷等区都有记载。房山大石窝子尚有十不闲艺人,能表演经典段子“朱元璋放牛”。
  2.3民间传说和故事
  民间传说和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人与神、神与神之间种种关系的叙事话体。民间传说和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和合理的范围,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北京地区,民间传说和故事数量巨大,市志、区志、县志、村志都有相关记录,单独出版发行的专书也不少。根据当地相关文化工作者的推荐,此处摘要列举一些具代表性的传说和故事。
  东城:北京的传说、前门的传说、天坛的传说、东交民巷传说、大兴胡同传说、黑芝麻胡同传说、金鱼池传说、黑猴儿毡帽店传说、崇文门税关传说
  西城:西城风俗传说、西城地名传说、西城胡同传说、皇城的传说、白云观传说、白塔寺传说、什刹海传说、天桥的传说、牛街的传说
  朝阳:妈妈树传说、二郎爷坡传说、龙礅石传说、高碑店老闸窝有宝的传说、渔户行善事传说、祖先逐鹿氏传说、鲁班与高碑店的传说、高碑店小金鱼传说、通惠河龙王庙传说、星星石传说、敕赐崇惠寺传说、仁勇伏魔关帝庙传说、重修十方诸佛宝塔传说、郑和与东坝的故事、通惠河的故事、通惠河运皇木的故事、盛开的菩提树故事、将军庙的故事
  海淀:青龙桥传说、凤凰岭传说、香山的传说、圆明园传说、颐和园传说、大钟寺古钟的故事、曹雪芹在海淀的故事、大觉寺传说、八旗子弟传说、紫竹院传说、西山的传说、百望山传说、京西民间聊斋传说、北京满族民间故事
  丰台:卢沟桥传说、卢沟桥抗战传说、花乡的传说、长辛店传说、丰台寺庙塔传说
  石景山:永定河传说,八大处传说、磨石口传说、曹雪芹(西山)传说、法海寺传说、天泰山传说、八宝山传说、八角村传说
  门头沟:门头沟民间传说(33则)、门头沟民间故事(23则)
  房山:房山民间传说(39则)、房山民间故事(24则)大兴:大兴村名传说、大兴七十二联营传说、南海子传说、大兴近代人物传说、田载耕的故事
  通州:通州村名传说、宝塔镇河妖传说、饕餮镇水传说、大运河传说、八里桥的故事扒拉桥、曹雪芹家世传说曹家井、乾隆游通州奇闻逸事、传说中的郭志荣、齐家村传说、古墓奇闻、堰岑寺与燕灵寺的传说、李太后传说顺义:张镇灶王爷传说、虫王庙故事、秃尾巴老李的传说、五海龙王庙传说
  昌平:昌平民间神话(6则)、昌平民间传说(39则)、昌平民间故事(34则)
  怀柔:怀柔民间传说(140则)、怀柔民间故事(17则)平谷:平谷风俗风物传说、平谷村落域名传说、平谷人物传说、仁义胡同传说、鬼狐精怪的故事、老象峰传说、刘家店镇村名掌故、丫髻山传说
  密云:冶仙塔传说、黍谷山传说、曹天印与乾隆皇帝的传说、谎三儿的故事
  延庆:妫川民间故事、八达岭长城传说、龙庆峡传说、松山的传说、永宁的传说、帮水峪传说、里炮村传说、下辛庄传说、石佛寺传说、古树名木传说、村名的传说、柳沟村传说
  2.4与劳动、生活相关的口传文化
  (1)北京童谣、民谣
  童谣是为儿童作的短诗,内容轻松有趣,强调格律和韵脚,通常以口头形式流传。
  北京童谣是指发源并流传于北京地域范围内的汉族童谣。北京悠久的历史产生了厚重的文化积淀,曾出现过大量的童谣,在民间传唱。北京童谣形式简短、音节和谐、诙谐幽默。这里试举一例: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满街走。
  民谣是民间流行的、富于民族色彩的短诗。多数民谣年代久远,无法得知作者姓名。民谣内容多样,有哲理的、风俗民情的、生活娱乐的……民谣能表现一个地区的地理人文特点。试举石景山民谣一例:珠市口闹吵吵,菜市口挂杀人。城门楼子九丈九,出去就把西山瞧。出彰仪门(按:阜成门)走石头道,再走五里财神庙。小井儿、大井儿卢沟桥,卢沟桥狮子数不清,铜帮铁底保北京。东头狮子西头象,三十五里到良乡。良乡塔半山坡,过了窦店琉璃河。琉璃河、有道沟,三十五里到涿州。涿州北关娘娘庙,乾隆题联关上头。南关大戏楼,楼下两股路,一股通保府,一股奔茂州。
  北京童谣和民谣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与北京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随着现代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反映老北京历史风貌、百姓生活的童谣和民谣显得尤为珍贵。市志、区志、县志、村志都采收了大量童谣、民谣,同时也有一些专书出版,此处不赘。北京童谣已被选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打花罐
  打花罐也叫“打水歌”,是早期打水浇菜时的劳动号子,在京郊昌平等地非常流行。
  清末民初,打花罐是年轻人来昌平打工的一种时尚。打水人边打水,边唱歌。每唱一句之前,要先叫一下板,行话叫“嗑把”——辘轳把发出“呱嗒、呱嗒”的声响。打花罐是体力、技术和艺术三位一体的活,工钱比一般短工多很多。打花罐,可以一人独唱,也可二人对唱,多人合唱,还可以在井与井之间赛唱。过去,凡是有井水浇菜的园子,就有打花罐的歌声。其曲调比较灵活,歌词多是现场现编。这里试举一例:打花罐,浇园子,我打耶头一罐哎!谁打二,我打二,娶不上媳妇打光棍呀哎!谁打三,我打三,出来那个打水挣工钱呀哎!要说四,就打四,黄瓜那个上架顶花带刺呀哎!说到五,就打五,蘑菇出来一呦身土哇哎……打花罐,四十九,东家那个晚饭还管四两酒呀哎……
  随着生活方式的变迁,现在昌平只有少数老人还能唱一些比较短的打花罐歌。
  (3)运河船工号子
  运河船工号子指过去运河船工为统一劳动步调,增加劳动兴趣,提高劳动效率而创作的民歌品种。一般只有曲调,没有词。运河船工号子可以追溯到清道光年间。它以家庭、师徒、互学的方式传承至今。
  通州是京杭大运河北起点,鼎盛时期,运粮漕船首尾衔接十几里,船工号子此起彼伏,气势磅礴。通州运河船工号子种类众多,现已搜集整理出十种22首:起锚号、揽头冲船号、摇橹号、出仓号、立桅号、跑篷号、闯滩号、拉纤号、绞关号、闲号。其演唱形式除起锚号为齐唱外,其余均为一领众和。1943年,运河因大旱断流,运河船工这一行业随之消失。
  “通州运河船工号子”入选首批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外,北京永定河上,也曾有船工号子流行。
  (4)夯歌
  夯歌,指过去人们在盖房建墙打地基时所唱的劳动号子。打夯时,常常是五六人一组,随着拉夯起落的节奏,一人领唱前半句,余下众人合唱后半句。歌词往往是见事生情,随心所欲,即兴而作,节奏感很强。例如:大伙儿打起来呀!哎嗨嗨呦哇!各个儿干劲高哇,哎嗨嗨呦哇!
  夯歌在全国各地都有,曲调不尽相同。1958年,罗马尼亚部长会议主席斯托伊卡参观十三陵水库建设现场,被九个姑娘(一组)边打夯、边唱夯歌的情形所感染。水库建成后,斯托伊卡邀请这九位姑娘访问罗马尼亚,并在罗进行了夯歌示范表演。现在,大兴、昌平、通州、顺义、平谷都还有人会唱夯歌。
  (5)露八分
  露八分又称漏八分,是在密云古北口镇流传着的一种久远的语言形式,据说源自明清时期,既可以在生活中使用,同时又是一种文字游戏。所谓“露八分”,就是把一个四字成语或短语隐去最后一个字,而那隐去的字才是真正想表达的意思,例如说“头”,用“独占鳌”,说“饭”,用“粗茶淡”等。它可能起源于商贸、战争,外人只能破译其中八成意思,故称“漏八分”。后来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自娱自乐,成了一种诙谐语。
  (6)喊棚
  旧时婚礼,临时搭棚聚餐,在新人下轿、挂门帘、泼洗脸水、敬酒等每个程序中,司仪都要大声喊出合辙押韵的吉祥话,这在京郊被称为喊棚。高亢的呐喊、独特的韵律烘托婚礼的热闹。如:鞭炮响,锣鼓喧,娶亲的喜轿到门前,新人下轿贵人搀。满院的贵客仔细观,新娘长得似天仙,郎才女貌拔了尖……。“喊棚”讲究韵律,半喊半唱,有规定程序和常用词句,司仪也可现场即兴发挥。现在密云仍有艺人能表演传统喊棚。
  (7)吟诵
  吟诵是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吟诵发端于先秦,通过官、私教育系统,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流传至今。它不仅是汉语诗文的诵读方式,也是汉语诗文的重要创作方式。吟诵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是一个巨大的文化遗产宝库。它既有全国统一的声韵规则,又有各地不同的风格特色。2008年,“吟诵调”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话吟诵在北方方言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现在北京建立了吟诵研究机构和一些吟诵社团,不少有识之士正在开展调查整理工作。同时,他们在我市中小学积极推广古诗文普通话吟诵,努力恢复这一历史悠久的传统。
  2.5与商业相关的口传文化
  (1)数来宝
  数来宝又名顺口溜、溜口辙、练子嘴,是具有草原文化色彩的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的民间曲艺。双手击打“合扇”(牛肩胛骨,饰以红绿布条和铜铃),一人或两人说唱,以说为主。常用句式为可以断开的“三﹑三”六字句和“四﹑三”七字句,两句﹑四句或六句即可换韵。最初是艺人用以走街串巷,见景生情,即兴编词,内容一般是恭喜发财、诸事如意、太平年等,在店铺门前演唱索钱。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串街走唱”和“撂地演唱”的过程。由于艺人把商店经营的货品夸赞得丰富精美,“数”得仿佛“来”(增添)了“宝”,因而得名。数来宝进入小戏棚演唱始于明末清初。后来北京的莲花落和数来宝出现合流,成为一种民俗表演项目,演员可兼用两样乐器进行表演。
  数来宝已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拉洋片
  拉洋片又名西湖景,是一种汉族传统民间艺术,清末由河北传入北京。早期的拉洋片演出是以布作墙,围成直径约两丈的场地,有画挂于前,上绘山水人物。观众看完一张后,用绳索放下另一张,演员用木棍指点画面边唱边解释,有锣鼓伴奏。后期,拉洋片的演出道具改为高、长各约1米的木箱,分上下两层。下层有四个或六个圆孔,孔中嵌放大镜。箱内装有八张以“西湖十景”或历史、民间故事为题材的画面。演员用绳索上下拉动替换画面。木箱旁设有用绳牵动的锣、鼓、钹三件打击乐器,演员每唱完一段唱词后,以打击乐器伴奏。
  拉洋片的唱段由北京琴书、京韵大鼓、评剧、河北梆子的精华综合而成的,风格质朴自然,京腔京韵。自清末民初始,天桥、护国寺、白塔寺、隆福寺等庙会以及丰台、通州等地的集市上均能见到。民国时期,北京比较有名的拉洋片艺人有焦金池、罗沛霖等。1988年,毕学祥把“片箱子”拉到龙潭庙会,恢复了一度中断的拉洋片表演。从这次调查的结果看,东城、西城、朝阳、延庆、密云等区都有记载。
  (3)商业叫卖
  老北京叫卖在明代已有记载,至晚清和民国发展至鼎盛时期,老北京各行各业均积累了众多的叫卖调和叫卖词,有的还有与之相配合的响器。1949年后,随着国营和集体经济成分对个体商贩的吸收和改造,老北京叫卖很快趋于绝迹。20世纪80年代以后,作为一种濒临灭绝的民间艺术形式,老北京叫卖又得到发掘和恢复,吸引了一批民间叫卖艺人,并于2005年成立“老北京叫卖艺术团”,其成员有臧鸿、张振元、张桂兰、马松林、武荣璋、芦志东等,他们使老北京叫卖声重新回到各种民俗庙会和大小舞台。
  2007年,老北京叫卖被列入第二批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莲花落
  莲花落是旧时较为常见的一种乞讨说唱,我国很多地区都具有本地特色的莲花落。北京莲花落来自中原地区。艺人打着竹板,有说有唱,挨门逐户说唱吉祥话。两人配合、沿街乞讨的莲花落被称作大口莲花落。在领唱之后,帮腔者要接唱一句“唉哟莲花落,一支一支落莲花”。吉祥话、祝福词常常视不同对象,即兴现编。由职业艺人演唱的莲花落被称为小口莲花落,曲调更优美动听,唱词也更为文雅,可以在“堂会”演出。现时,东城、西城、海淀、通州尚有民间艺人会演唱传统莲花落。
  莲花落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6与宗教相关的口传文化
  (1)佛经诵读
  佛经诵读是佛教徒的一种修行方式。佛经诵读有诵、唱两种,诵经有固定节奏,可以用木鱼伴奏;唱经有固定的旋律,循环往复。
  佛教认为,诵读佛经可以消业障、开智慧,要求诵经时念兹在兹,心无旁骛。圣严法师对诵经作过详解:“诵经的方式,如系一人,可用木鱼,也可不用木鱼,两人以上同诵,则须用木鱼。最好确定一部经,发愿在一定的期限内诵完多少遍,不要今天诵此经,明天又换另一经。诵经不为求解,只求字音不错,不用知道经义为何”。《心经》《普贤行愿品》《阿弥陀经》《金刚经》《药师经》《地藏经》《法华经》《华严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楞严经》《圆觉经》《维摩诘经》《楞伽经》《解深密经》《大涅槃经》《大般若经》《阿含经》等经文常用来诵读。
  (2)祈雨
  祈雨,就是求雨,是围绕着农业生产、祈求雨水的宗教活动。我国的祈雨活动,早在西汉时期就有历史记载。
  北京周边地区,夏季经常干旱无雨。每逢旱年,人们就烧香祷告,祈求上天降雨救民,祈雨的场所多为龙王庙。祈雨是与神灵交流,所以仪式非常严格,而且有较为固定的祈雨词。
  据这次调查,所反映的情况有:朝阳马房寺求雨传说、房山京西南民间祈雨仪式、房山求雨娘娘庙传说、房山龙王庙祈雨活动、怀柔祈雨风俗、怀柔把总求雨传说、怀柔碾子温栅子村祈雨节、怀柔汤河口求雨习俗、怀柔偷龙王爷求雨习俗、怀柔七道河求雨习俗、昌平村民求雨民俗、昌平龙王庙求雨、平谷东高村黑龙潭求雨风俗、平谷马坊祈雨台纪事、密云新城子祈雨习俗、密云古北口祈雨习俗。
  2.7民间庙会、节会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汉族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一般在春节、元宵节等节日举行。它也是我国集市贸易形式之一,其形成与发展与宗教活动有关,在宗教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多设在庙内或附近。
  后来,庙会由宗教节日变成了世俗社会的节日。庙会有与宗教信仰、商业民俗、文艺娱乐等内容相关的仪式和表演。人流量大,土特产品、地方小吃汇聚一处,同时也是民间艺人赚钱的好机会,大量民俗、曲艺节目在庙会期间集中上演,以至于庙会的宗教色彩越来越弱,而商业色彩越来越强。
  其他宗教活动或重要节日也会形成类似庙会的集市,我们称之为节会。
  北京庙会、节会众多。有的尚存,依然繁华;有的已然消逝,仅留存在老一辈的记忆中。下面根据此次调查结果,整理介绍如下:
  东城:龙潭庙会、地坛庙会、隆福寺庙会、蟠桃宫庙会、火神庙庙会、南药王庙庙会、娘娘庙庙会、太阳宫庙会、灶君庙庙会
  西城:护国寺庙会、白云观庙会、厂甸庙会、都土地庙庙会、牛街穆斯林开斋节、法源寺丁香诗会
  朝阳:端午节娘娘庙会、北顶娘娘庙会、东坝民间花会、东岳庙庙会、高碑店漕运庙会、高碑店天仙宫庙会
  海淀:灯棚会、民俗灯会、京西舞狮会
  丰台:莲花池庙会、西铁营中顶庙会、大灰厂庙会、看丹庙会
  石景山:皇姑寺庙会、石景山庙会、天泰山庙会、八宝山庙会、衙门口灯节、老太太会、游乐园洋庙会门头沟:妙峰山庙会、千军台庄户幡会、灵水秋粥节、福龙山娘娘庙会
  房山:佛子庄酬龙节庙会、长沟庙会、黑龙观庙会、燕山元宵灯会
  大兴:良善坡庙会、采育庙会、礼贤庙会、田营娘娘庙会、庞各庄庙会、天仙圣母庙庙会、西黄垡庙会、散灯花会
  通州:佑民观庙会、于家务庙会、鲁仙观庙会、觅子店庙会、碧霞元君祠庙会、永乐店庙会、城隍庙庙会、关帝庙庙会、土地庙庙会、药王庙庙会
  顺义:杨各庄药王节庙会
  昌平:筛海巴巴节、花塔和平寺庙会、都龙王庙庙会、龙王山庙会、燕丹庙会
  怀柔:天齐庙会、年丰庄善缘老会、高两河花会、桃山庙会、口头村花会、汤河口花会、胡神庙香会、朝阳洞庙会、红螺寺庙会、圣泉寺庙会
  平谷:常兴寺庙会、平谷庙会、丫髻山庙会、五道庙会、镇罗营北水峪灯花会
  密云:古北口庙会、白龙潭庙会、桑园龙花会、石塘路花会、达峪花会、瑶亭花会
  延庆:上磨黄龙潭庙会、齐仙岭庙会、朝阳寺庙会、火神庙庙会、莲花山庙会
  2.8口传文化研究情况
  这里仅对叫卖研究和吟诵研究略说一二,并例举北京口传文化的研究著作。
  当代最早对北京叫卖进行语言学研究的是陈章太先生(叫卖语言初探,《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年第3期),他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探讨了叫卖语言的产生,描述叫卖语言的交际特点,及叫卖随着时间、空间、顾客等因素而发生的变化。他认为,叫卖属于艺术语言,不同的东西叫卖起来有不同的风格;叫卖又是乐音,在语音上采用叫唱形式,多使用平调和升调,句中或句末有不少衬音和滑音,所用的衬音多为开口度较大的单元音或复元音,使得叫唱响亮又动听;词汇方面,叫卖中商贩很注意使用与叫卖有关的、信息量最大的词语,以达到简洁、明了的效果;语法方面,多用短句,以实现吸引顾客的目的;修辞上常使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该文奠定了叫卖语言研究的基础。丁雪、安翔、孟子厚的《京味吆喝声的韵律特征分析》(2010),从语调、重音、语速、节奏这四个韵律方面,总结了京味叫卖的特点。
  2013年,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建设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对“老北京叫卖艺术团”的所有叫卖进行了采录,并为这批叫卖影像资料配上汉语字幕、国际音标和音乐简谱。王梓霖同学参加了采录,她的硕士论文以《老北京叫卖的语言音乐学研究》为题,从音乐的角度,对老北京叫卖韵律和节奏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剖析。
  自吟诵退出教育体系之时起,就一直有很多有识之士呼吁重视吟诵,呼吁吟诵归来。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大声疾呼恢复吟诵,一大批研究吟诵的专业论文得以发表。近些年来,首都师范大学徐健顺老师陆续采录了包括北京吟诵专家在内的100多位不同方言区吟诵专家的吟诵视频资料,整理为“中华吟诵数据库”。2014年12月26日,“中华经典吟诵研讨与名家示范”活动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2015年,北京市语委办支持首都师范大学吟诵研究专家团队在各区开展传统吟诵培训班。现在,作为学习和理解古诗文的辅助手段,吟诵已经进入北京部分中小学的语文课堂。
  北京口传文化的整理、研究著作极为丰富,特别是北京市及各区县、村镇地方志都有对当地口传文化的介绍和记录。以下作一例举:《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北京卷》《老北京的叫卖》《北京童谣》《京城民间轶事传闻》《北京老故事丛书》《东城区民间文学作品选》《前门和前门的传说》《崇文门传说故事》《宣南民谣》《朝阳区民间文学选集》《酒仙桥的传说——朝阳区民间文学选集》《高碑店民间故事》《民谣与民谚》《海淀民间神鬼传说》《海淀民歌集成》《凤凰岭的传说》《香山传说》《圆明园传说》《丰台的传说》《花乡的传说》《长辛店的传说》《卢沟桥的传说》《丰台塔、寺、庙的传说》《石景山名胜掌故传说》《门头沟民间故事集》《永定河传说》《京西柏峪村“燕歌戏”实地调查与研究》《通州民俗文化》《大运河的传说》《大兴民间故事集》《平谷话与普通话》《平谷民间文学集成》《延庆民间故事传说》《妫川民间故事传说》《延庆民间歌谣》《延庆民间谚语》《延庆地区常用歇后语》《延庆话与普通话》《延庆方言》《趣味延庆话》《密云民俗》,等等。
  2.9楹联、碑刻及其研究情况
  北京有着八百多年的建都史,其中皇家园林、古刹遍布城区及郊区。皇家园林包括老城内的北海、中海、南海、景山、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太庙、先农坛以及西郊的“三山五园”;古刹如天开寺、潭柘寺、红螺寺、天宁寺、云居寺、戒台寺、和平寺、卧佛寺、灵岳寺、法源寺、证果寺、香界寺、灵光寺、龙泉寺、雍和宫、智化寺、广济寺、广化寺、隆福寺、护国寺、报国寺、法华寺、法海寺、通教寺、白塔寺、碧云寺、承恩寺、大觉寺、大钟寺、万寿寺等。皇家园林和古刹名寺不仅在建筑上特色鲜明,而且镌刻在建筑上的楹联、匾额或反映皇家气魄,或反映佛家神韵,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中,尤其是那些古代皇室、文人墨客的题词和墨宝,与建筑及周围风景相得益彰,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仅以通州区为例,1949年前有佑民观、三士庙、碧霞元君庙、灵佑庙、关帝庙、药王庙、佑国寺、贰清祠、白果寺、鲁仙观、镇国寺、华严寺、天齐庙、菩萨庙、七佛寺、观音寺、崇觉寺、隆兴寺、兴国寺、宝光禅寺等,每座寺庙都有楹联、匾额。老北京城及京郊各区,楹联、碑刻资源非常丰富。这些丰富的资源与北京传统口传文化一样,亟待加以整理与保护。有关的整理、研究著作,以下作一例举:《北京内城寺庙碑刻志》《北京佛教石刻》《潭柘寺碑记》《潭柘山岫云寺志》《戒台寺石刻》《妙峰山碑石》《妙峰山志》《南海子御制诗文集》《昌平文物志》《怀柔碑刻选》《红螺寺楹联集萃》《京华联韵》《怀柔诗联选》《延庆碑拓》。首都图书馆收藏有原北平研究院的北京碑文拓片。怀柔区王宝骏个人建立了“怀柔碑刻研究院”。朝阳区内有高碑店科举匾额博物馆。
  三、保护对策
  语言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整理、保护和利用语言文化资源是国家语言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与语言文化资源重要性不相称的是很多语言文化资源的高度濒危和急剧消失。我们欣喜地看到,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对地方语言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已形成共识,也正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特别是近些年来,国家语委从启动“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到全面实施“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工作力度之大,令人鼓舞。
  北京地域特色的语言文化资源以北京话和北京土词土语为载体。因此,传统语言文化资源保护取得实效,首先要处理好两个重要关系,并努力营造与语言文化资源保护相适应的文化生态,同时要结合新技术和新媒介,尽快建设一个可以互动的语言文化资源网上数字博物馆,并推动建设各类语言文化实体博物馆。
  3.1处理好语言文化资源保护中的两个重要关系
  (1)推广普通话与方言保护之间的关系
  普通话是以北京话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我国各民族通用语。我国推普工作取得了辉煌的阶段性成果,掌握国家通用语言(即普通话)既是法律对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普通话以北京话语音为标准音,这使得北京话极易被普通话替代。在北京城区和京郊城区,年轻人多说普通话,老北京词汇、土语逐渐被弃用,北京话方言消失的趋势非常明显。北京话以及京郊方言是北京地域文化的载体,是北京地区文化多样性的一个具体表现。失去方言,北京口传语言文化资源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要树立方言是资源、是财富的观念。简言之,推广普通话不能以方言的消失为代价。
  在推广和使用普通话过程中,要特别强调从单一方言生活发展到“方言+普通话”的双言生活,不是要消灭或放弃方言。语言文字工作既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宣传方言保护的重要性,努力做到在推普与保护方言之间维持动态平衡。
  (2)方言保护与地方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
  保护方言就是保护地方文化的生存土壤。方言承载着古老的民间习俗,与居民的日常生活水乳交融,寄托着每个人的家乡情怀。方言是民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居民在一定领域使用方言,资助扶植地方文化传承,对国家文化多样性的维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具体实践中,要把方言保护与地方文化传承当作一个整体看待,否则难以取得实际效果。要相信地方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强大号召力、凝聚力,方言及其所承载的地域文化就是居民的精神家园。
  3.2努力营造与语言文化资源保护相适应的文化生态
  (1)提供方言服务
  很多人对北京话有误解,认为北京话就是普通话。其实,北京话与普通话在语音、词汇上与普通话都有着明显的差异,且北京地区方言内部差异亦不小,如平谷、延庆、门头沟、密云等。
  在方言保护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必须在实际生活的某些方面为居民提供方言服务,并将之纳入地域文化保护的大系统之中。方言文化服务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发掘和保护本地方言文化,为本地文化发展增加文化内涵,满足本地居民在文化生活上的需求;二是向外来居民和游客介绍、展示本地富有特色的方言文化传统。
  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制定语言政策和提供语言服务的时候,务必要认识到北京方言文化资源的特色和优势,考虑各方面人群的方言需求,适当提供方言服务。
  (2)在艺术创作中鼓励使用方言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小品节目以方言为载体,以“大俗”的面孔出现于舞台,将民间幽默艺术化,表现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因而受到普遍的欢迎。方言小品是地方文艺的新发展,说明社会需要多种多样的语言服务。
  方言可以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充分展示地域自然生活,一定程度上说,作家只有在用方言创作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艺术表现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胡适为《海上花列传》(我国第一部方言小说)撰写序言时说,“方言文学的可贵,正因为方言最能表现人的神理。通俗的白话固然远胜于古文,但终不如方言能表现说话人的神情口气。古文里的人物是死人,通俗官话里的人物是做作不自然的活人,方言土语里的人物是自然流露的人。”可见,方言对作家独特艺术风格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地方曲艺等口传文化一般是以方言为基础,用方言的形式来表演的。首先,方言是地方曲艺最根本的支柱,失去方言,地方曲艺将失去灵气。其次,地方曲艺的传承与传播离不开方言。地方曲艺深深扎根于养育自身的这方土地,为当地百姓提供喜闻乐见的作品,一旦失去方言,地方曲艺的传承将失去根基。
  北京有丰富的方言资源,应该鼓励作家和曲艺家运用方言进行一些创作,让北京方言进入文学作品、舞台表演,扩大北京方言的影响范围。
  (3)将语言文化资源保护与“非遗”项目保护和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北京迄今公布了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的一些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有一大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项目中,有相当多的项目属于口传文化和文字、书法等语言类项目。各级政府对收入“非遗”名单的项目,拨款保护,并作为资源加以开发利用,促进传承和传播。语言文化资源借力“非遗”保护,并与地方旅游、文化创意、语言等产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把语言文化资源开发为“地方特产”“文化名片”,既扩大语言文化资源的影响力,又可使语言文化资源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具体贡献。
  3.3建设北京语言文化资源数据库和网上数字博物馆
  调查发现,北京有很多的口传文化正面临失传的危险,碑刻也失于零散,亟需整理。基于此,我们应该尽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这些语言文化资源进行采录,建设北京语言文化资源数据库和网上数字博物馆。
  首先,对现有的视频资料和音频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把可用的材料予以归类处理。其次,对需要补充调查的语言文化资源,进行实地采录。视采录内容,采录形式可以是现场采录,也可以在录音棚、演播室进行。采录对象包括上文所述各类语言文化资源。开发数据库软件,按照数据库建设要求,对采集的素材进行模块化处理,根据资源类目设计,进行内容标注、注入类目信息、添加关键词或标签词。
  数据库包括视频数据、图像数据、文本数据、音频数据等。通过配套硬件设备和软件应用,实现数据的安全存储和管理。建设网站系统,最终建成一个可方便电脑和手机浏览的网上虚拟博物馆,成为全社会共享的数字资源,从而实现北京语言文化资源的科学保护与有效传承。
(本文转自北京市语言文字网)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  新闻动态  |  会员风采  |  语文建设  |  语言应用  |  语言博览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6  北京语言文字工作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6号楼院610室  电话:010-84504550
京ICP备1604035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4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