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应用

校园语言文化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应用 > 校园语言文化 >

李桥中心小学:传统文化丰润学生生命底色

来源:北京语言文字工作协会  |  发布时间:2017-07-24 08:59:28  |  浏览次数:

核心提示: 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整体课程之中,让学生无时无刻浸润在文化的习染中,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进而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人文润泽生命,成就孩子美好人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李桥中心小学基于学生内涵提升的需求,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之中,丰富了学生生活,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国家情怀,在潜移默化中将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心灵,走出一条特色文化育人之路。
  校园环境“课程化”
  走进李桥中心小学的校园,在教学楼主楼两侧,一侧由“李”字出发,一侧从“桥”出发,以其丰富的内涵展示优秀传统文化。在明哲园,园中防腐木栅栏上雕刻着《弟子规》全文,用无声的语言给学生导行。
  随后走进学校的习惯养成长廊、古诗文化长廊、民族文化长廊,其中,古诗文化长廊中的诗词长廊取名“诗韵合璧”,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设计百首诗词,涵盖了从西周时的《诗经-采薇》,到东汉的《长歌行》,最后到现代的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当学生诵读这些历代经典诗文后,感受到诗词的发展脉络,更感悟到诗词中书写的民族灵魂。
  而在学校的耕作苑、“悦”读苑、棋艺苑、艺术苑中,学生更能亲身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无穷智慧。
  校园环境,是课程建设的有效载体。学校环境建设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主要体现多元的色彩、多元的内容、多元的形式,让“一园、两翼、三廊、四苑”营造出赏心悦目、融入文化内涵的环境,力求让每一个角落都体现教育,每处景观都彰显个性使其发挥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功效,使校园环境成为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无声隐性课程。
  传统文化进课堂
  “作为增强人文的教育,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回归的载体,学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根据中华传统文化与学科内容的相通,合理分化到学科教学及学科实践活动之中。”胡翠荣校长介绍说,“通过构建文化课堂,进一步丰实学科教学的厚度与文化内涵。”
  在进行《象形文字》一课教学时,教师从属相象形字导入,图文结合讲解经典原文,结合36个象形字视频让孩子们感受象形字的趣味性,感受汉字的形体美。随后又从地域角度,引入彝文、东巴文、水书中的象形字,让学生感受整个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从时间角度,将象形文字同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品相结合。象形文字年代久远但又进行了再创作,学生们的创作欲望也被调动起来,创作了一幅幅象形文字创意作品。
  李桥中心小学站在文化原点,通过点面结合式、文化实践式、化整为零式等方式,从“生活、礼俗、科技、社会、文史、艺术、思想、价值”八大领域构筑了学生步入传统文化殿堂,享受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的阶梯。
  构建一体化文化课程体系
  学校立足“建桥课程”的整体思考,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基础课程、延伸课程、融合课程之中,形成一体化的文化课程体系,同时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生发出具有李桥小学特色的传统文化课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理念渗透到学校建设的各个领域,让学校等课程都闪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熠熠光芒。
  “我们重在中华人文精神的传承,确立责任感、完善思维方式、增强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人文积淀与人文情怀,实现文化育人。”胡翠荣校长表示。
  在学校“建桥”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程层面,语文、品社、书法等学科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学校最大限度地挖掘和丰实这些基础课程,让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每一天的学习之中,夯实课程厚度,渗透文化味。
  在延伸课程中,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又以多种形式涵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根据学生的个性需要,依据地域特点、国学经典、学生资源和社会力量,开发文化课程。
  在融合性课程体系中,学校通过品读、实践、思辨、体验等方式,引领学生从书本上的文化走进了真实生活中的文化世界,让学生在更开放、更真实的情境中,寻到传统文化的根。
  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整体课程之中,让学生无时无刻浸润在文化的习染中,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进而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人文润泽生命,成就孩子美好人生。而且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课程一体化建设,实现“建桥课程”内涵提升,推动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被评为全国魅力校园、北京市课程先进校、顺义区百姓投票最靠谱学校、北京市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来源:北京晨报 记者:丰伟宏)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  新闻动态  |  会员风采  |  语文建设  |  语言应用  |  语言博览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6  北京语言文字工作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6号楼院610室  电话:010-84504550
京ICP备1604035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4415